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肿瘤浸润B细胞的两种应答模式,具有治疗意义。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论文标题为“A blueprint for tumor-infiltrating B cells across human cancers”。
长期以来,B细胞一直被认为是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的是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却存在很大争议。
在这项研究中,这些作者通过对20种癌症类型中的B细胞进行全面的单细胞多组学分析,将肿瘤浸润B细胞反应分为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 GC)样和滤泡外(extra-follicular, EF),并根据癌症类型偏好进行分类。
这些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的张晓明(Zhang Xiaoming)教授、复旦大学的高强(Gao Qiang)教授和樊嘉(Fan Jia)教授以及浙江大学的郭国骥(Guo Guoji)教授。
他们发现,EF B细胞反应与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ME)和不良预后有关。相比之下,GC样B细胞反应则与抗肿瘤免疫力强和预后良好有关。
此外,通过大量分析,这些作者确定了非典型记忆(atypical memory, AtM)B细胞(又称年龄相关B细胞)的分子特征和分化途径,这是EF B细胞反应的关键角色。耐人寻味的是,他们发现谷氨酰胺代谢可以促进AtM B细胞的分化,而这些激活的AtM B细胞会抑制T细胞功能并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
张教授说:“出乎意料的是,我们发现了AtM B细胞在肿瘤内的恶性作用,这一知识可以通过靶向抑制或剔除AtM B细胞为癌症免疫疗法开辟新途径。”
这项研究加深了人们对肿瘤浸润B细胞异质性作用的认识。它可能会为那些对当前免疫疗法产生抵抗性的癌症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机会,比如以EF B细胞反应为主的肝细胞癌。随着对机理的深入了解和临床验证,在不久的将来,B细胞靶向疗法可能会成为其他类型免疫疗法的补充。